假如你有500萬,決定在農業方面有一番作為,可能對規劃不重視,忽略規劃的重要性。盲目種養殖,盲目建設,盲目按自己的思路及意愿開發。造成的后果會是整體基地布局不合理,土地利用率不高,項目整體不協調、不統一,隨著項目的增加重復建設風險增高,生態環境遭到破壞,申報、招商、融資沒有有效科學合理的規劃文件為依據指導分析。最后有可能陷入資金鏈斷裂,農業無產出、整個基地連最基本的收支平衡都無法做到,也許500投入看到的成效只是微乎其微。
然而規劃是農業致富的“指揮部”,只有整體的運籌帷幄才能把控全局!
做農業好比上場站,在作戰前,對敵軍進行全面分析和戰略部署,以確保戰爭能控制在我方手里,首先一定要基于你對農業項目未來整體性、長期性、基本性問題進行全面長遠的發展計劃和未來整套的規劃發展方案,才能在作戰農業中把控全局,最終在農業發展的大戰中取得勝利。規劃是指引你如何真正落地實干和未來建設發展走向的一面旗幟。
農業規劃是把控整個農業項目的大方向,它具有前瞻性、指導性、預見性等特征。更重要的是規劃本身是一個操作方案、盈利項目、投資建設方案是真正能實操賺錢的,而不是紙上談兵。而在農業規劃時應該注意哪些方面呢?
一、農業規劃要因地制宜
農業規劃一定要因地制宜,結合你對農業的定位及發展方向規劃。地理位置、土壤環境、水利條件等直接決定農業種植、養殖及其他項目發展方向。只有因地制宜,項目才能有持續發展的基礎。
二、農業規劃要有發展的持久性
農業規劃在建設的過程中往往會出現很多無法預見的問題,需要在建設和發展中不斷根據現實情況調整發展方向。這就要規劃需要有持久性來應對各種不可預見的突發情況。
三、農業規劃要有可操作性和獨特性
每個農業項目所處的條件和自然環境各有不同,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應結合地域特色、市場需求、區域發展等綜合情況,提出具有可操作性和具有獨特性的農業規劃。
四、效益兼顧,實現可持續發展
農業規劃應該以生態學為理論指導思想,形成一個良性循環的生態農業系統。使經濟、生態、社會效益三者相統一,建立可持續發展的觀光農業生態園。規劃是一個全局方案,同時要針對“政府、合伙人、投資人”等未來能夠為你提供幫助的合作資源進行有針對性的方案。給自己看的規劃方案是以項目盈利和可持續發展為目的經營分析和可實施的方案,方案將從行業市場前景讓你看到你能在這個行業掙多少錢,方案將用行業數據告訴你如何去整臺資源供應,方案將從建設規模、工藝路線、設備選型、人力定員、環境影響、資金籌措、財務能力等方面進行充分的論證和可行性研究,從技術、經濟、工程等方面進行調查研究和分析比較,從而論證您的農業項目,為您的農業項目決策提供一種綜合性的實操指導。
1.規劃對政府:
農業是個政策性行業,政府想要的就是政績和社會影響力,給政府的報告一定是讓政府看到你的項目建成以后可能取得的經濟效益及社會影響,規劃方案將針對政府的心思,圍繞本地區重點農業政策導向、政府工作任務、農業整體規劃等,順應政府的要求和其他因素,同時在當地政策以及市場中找扶持,結合當地政府主導的農業項目,讓政府領導重視項目,爭取更多來自政府的支持,讓政府認可你的項目,從政策、產業、費用等各個方面去支持你,扶持你。
2.規劃對合伙人:
給合伙人的規劃方案,讓你給合伙人展現一個有潛力的商業機會,讓你向合伙人展示可以獲得回報的項目。規劃方案將通過合理的組織、巨大市場前景的、規模化發展的商業模型來吸引合伙人。
3.規劃對投資人:
給投資人看的規劃方案,一定是直截了當的告訴投資者:你是做什么?需要什么?所需東西有何用處?方案將從企業的結構、農業模式、產品和市場,直截了當地告訴投資者你將生產的產品是什么、誰是你的顧客和什么企業會有競爭,直截了當地分析出今后的財務情況,包括銷售規模、利潤等。清楚明了地指出需要多少資金達到預期目標,以及所需資金的主要用途,讓你輕松籌集資金。
做好農業規劃,才能把控農業命脈。也是用項目對各方面人脈及社會資源的整合。利用農業規劃“聚人、聚財、聚地”是關鍵,規劃可以有目的的聚集農業人才,規劃可以有全局地低成本聚地,利用規劃招商融資等一系列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