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農場作為孩子們成長的大自然課堂,豐富了他們的視野和生活體驗,發展空間大,成為親子游的一大趨勢。休閑農業規劃如何打造了一個深受孩子們喜歡的親子農場呢?
模式一:農業綜合體
以生態田園為載體,以生產有機生態果蔬為基礎,拓展農業的新功能,發展集農耕文化為體驗、觀光采摘、餐飲娛樂、休閑度假等多功能為一體的農場綜合體。
模式二:風情農業園
引進國外先進的經營模式、種植技術和優質作物品種,打造國際交流平臺,并將國際文化元素融入農場建筑、餐飲住宿等多個環節,為游客提供差異化的異域文化風情體驗。
模式三:農業大課堂
主要針對青少年學生,以科普和社會實踐為主要目的,以夏令營或學校集體組織為主要形式。解說系統的規劃設計是氣開發的重點,要做到知識性、趣味性、科學性“三性合一”。
模式四:主題農場
以幾十平米為單位將農田劃分成若干小塊供市民認養,采用自主管理或委托管理的經營方式。農場提供免費種子、農具和限量有機肥料。部分農場實行會員制管理,并提供采收配送服務。另外,農場還可提供果樹認養、動物認養等項目。迷你農場的開發,還要有其他特色項目的支撐。一般設在大城市郊區交通便利的地方。
模式五:農業迪斯尼
以農業元素包裝娛樂項目,并以夢幻化的方式呈現出來,吸引游客前來參與體驗和休閑娛樂。
模式六:農業嘉年華
將嘉年華的娛樂方式融入農業節慶活動中,以農耕時節、開花和豐收季節的農業主題節事活動為主要內容,以生態田園為主要活動場地,通過舉辦系列主題創意活動吸引游客,獲得農業生產以外的收益。農業嘉年華是拓展都是現代農業實現形式、發展方式、運行模式的一種新探索、新實踐。
一個成功的親子農場,最主要的是能抓住孩子與家長的心理需求。農場的活動設置可以根據農場的具體情況出發,以童趣為基礎,將教育和學習的元素增融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