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閑農業除我們熟知的度假養生、休閑養生之外,從農業創意方面而產生新的發展模式—田園養生模式。而農業創意設計除了農產品設計和農作物植物設計、田園設計中的景觀、科普和體驗,還應有養生設計。
一、什么是田園養生?
田園養生,是以田園為生活空間,以農作、農事、農活為主題生活內容,以農業生產和農村生活為目標,回歸自然、享受生命、度假休閑、健康身體、修身養性、治療疾病、頤養天年的一種生活方式。
整個農村地區,即不但包括農業動植物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土地、田園、水域和環境,而且包括農村地區的道路、城鎮、集市、村莊、廠礦和自然環境,當然,已經用來生產、準備用來生產、可以用來生產、提供能夠滿足人們營養需求、品嘗需求和原料需求的產品的農業用地卻是主要的。
農活,指的則是農村中的日常生活,包括食、穿、住、行、作物栽培、樹木栽植、畜牧飼養和水產品捕撈、養殖,以及農產品加工、建筑、流通、服務等。
二、田園養生有哪些類型?
1、回歸自然:人類最初生活在自然之中,生活在原始森林之中。基于此,人類無不具有回歸自然的天性與大自然融合在一起,享受大自然之天然樂趣,就像弗洛伊德所說,人類之所以建房造屋,是為了回到孕育其的子宮一般。顯然,在回歸自然中,田園自然成為理想的選擇之一,因為它更接近自然。
2、健康身體:健康身體,自然就是采用各種措施,包括自然的、人為的,物理的、化學的,生物的、藥物的等,使身體各器官協調、和諧、統一,處于良好的狀態,特別是使已經不甚協調、和諧、統一,處于不良狀態的身體各器官,得以恢復,并予增強。這一切在醫院可達到,在家庭可達到,在景區可達到,在田園、在鄉村也可達到,甚至可以說,在田園、在鄉村可達到其他地方難于達到的達到。在田園,在鄉村,空氣是清新的,視野是開闊的,環境是優美的;在田園,在鄉村,產品是自然的,食物是綠色的,吃法是環保的;在田園,在鄉村,勞動是適度的,活動是有序的,生活是豐富的,所以田園養生無不有利于自體健康。
3、享受生命:生命的意義在于利用生命、享受生命,使生命蘊藏的能量得到充分的釋放,具備的特質得到充分的彰顯。利用生命、享受生命有許多種形式,如經商、務農、做工等,又如競技、比賽、超越等,而回歸自然、從事農業、牧歌田園同樣是一種形式。這種形式的最大特點自然是使生命蘊藏的能量在田園中得到充分的釋放,具備的特質在田園中得到充分的彰顯。在田園中,生命與田園融為一體,與農業融為一體,特別是通過農作、農事、農活闡釋生命,詮注生命,從而實現生命的享受。
4、度假休閑:隨著物質的不斷豐富,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度假休閑日益成為人們的一種生活方式。這一生活方式的最大特點就是在閑遐中度過時光、享受生命。顯然,實現度假休閑的空間有許多,在家庭里,在城市里,在公園里,在景區里等等。當然,這些空間也應包括自然、大地、鄉村、田園。在這一空間度假休閑,就能在自然、大地、鄉村、田園中闡發閑情逸致。在農業生產、農村事務和鄉村生活中休生養息,感受鄉土的氣息,農事的情趣,農村的生活,度過美好的時光。
5、修身養性:人類的性情除了受遺傳基因的影響外,還無不受到后天各種環境因素的影響。人們回歸自然,在田園中從事農業勞動,在鄉村中從事農業生產、農村事務和鄉村生活,同樣會收到來自這些活動潛移默化的影響,或者可以說,久而久之就會修煉出一種與之相對應的性情。眾所周知,農民大多都勤勞、純樸,這其實就是農業生產、農村事務和鄉村生活長期溫陶的結果;換句話,人們到田園中養生,從事農業生產、農村事務和鄉村生活,也會修煉出勤勞、純樸的品德。
6、治療疾病:治療疾病的方法也有許多,如休息、吃藥、打針等。然而,不管怎樣,療養、調理卻不失為一有效的方法。因為所謂生理的不正常,其實就是生理上的不協調,而生理上的不協調卻是心理上的不協調所致,所以,實現心理上的協調自然應是治療疾病的有效方法。基于這一認識,人們很早以前就開始興辦療養院,其最大的特點就是在清靜、優美的地方,結合醫療措施,使疾病患者、特別是慢性疾病患者的身體,在一個不長不短的時段內得以康復。這一實踐表明,在鄉村、在田園也是可以實現這一目的的,甚至可以說,在鄉村、在田園從事療養更具優勢。在鄉村,在田園,視野開闊,空氣清新,環境優雅,作物翠綠,景觀別致,又能從事具有經濟意義的農業生產、具有社會意義的農村事務、具有生活意義的鄉村生活,以生命予實在,以精神予純潔,以心理予愉悅,以生理予協調,無不對調理身心、治療疾病、康復身體起到積極的作用。
7、頤養天年:健康、長壽是人類的共同愿望。為了使愿望得以實現,人們一直都在探索,探索各種途徑和方法,飲食的、藥物的、療養的、自然的。在這些途徑和方法里,包括了田園養生。通過田園養生,可以達到頤養天年的目的。據報道,長壽者大多都是生長于、生活于鄉村的人們,這就是實證。想必是在田園、在鄉村能夠提供優美的環境、清靜的生活、保健的飲食、適度的勞動,這也是為何諸多外出工作者退休后愿意回歸祖籍農村頤養天年的另一個證實。
三、田園養生的特點
1、鄉村性—鄉村性,指的是田園養生以鄉村為載體的特性。這里的鄉村,包括農村中的所有部份,即包括田園、村莊和自然三大塊。不過,既然是田園養生,應以田園為主。人類的養生空間有許多,有城市,有山水,但只有在鄉村里,在農村的田園、村莊和自然中,在以田園為主的鄉村里、在以田園為主的農村的田園、村莊和自然中進行的養生,才是田園養生。
2、農性—農作、農事、農活。在鄉村里,在田園中,以農為田園養生的生活內容的特性,就是田園養生的農性。由上面的論述可知,農作就是從事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活動;農事就是從事農村社會事務活動;農活則是從事鄉村生活活動,即采取鄉村生活方式生活。田園養生的農性,就是強調田園養生必須以農為生活內容,必須在鄉村里,在田園中,從事農作、農事、農活,而并非純粹在鄉村居住,更不是將城市的生活方式搬到鄉村去,或者可以說,不是在鄉村做城里的事情、過城里的生活;如果是的話,就不是田園養生。
3、生產性—生產性,指的則是田園養生不但以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活動、特別是以農業生產活動為主要的生活內容,而且主要通過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活動、特別是主要通過農業生產活動達到養生目的的特性。上面的研究表明,田園能養生,從事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活動能養生,能夠實現回歸自然、享受生命、修身養性、度假休閑、健康身體、治療疾病和頤養天年的目的。其實,當人們用健身器材來鍛煉身體的時候,鋤地,將田園的表土鋤松,就能收到相同的目的。不過,健身器材屬體育鍛煉的范疇,鋤地才是田園養生。
4、生活性—所謂生活性,指的則是把田園養生作為生活的一種方式的特性。田園養生從事的農作、農事、農活,特別是農活,完全就是一種生活,一種生活方式,因為它所指的是農村中的日常生活,是食、穿、住、行等。至于農事,其所指的社會事務,包括政治活動、村莊建設、鄉風文明和宗教信仰等,雖不是日常生活,但卻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或者可以說,是日常生活在深度和廣度上的擴充,因此,農事也是一種生活,一種生活方式。至于農作,作為田園養生,要求的農作是生活式的,即是適度的,不但不影響身體,而且有利于身體。如鋤地,既強調能將田園表土鋤松,使其適合農作物種植,又要做到適度。
5、養生性—在田園養生中,生活空間在鄉村,講究生活內容。農作、農事、農活,但是,這些都僅僅是形式和途徑并不是目的,養生才是目的,回歸自然、享受生命、修身養性、度假休閑、健康身體、治療疾病、頤養天年才是目的。這就是田園養生的養生性。同上例,鋤地,將田園的表土鋤松,花費適度體力可達到,花費過度的體力更可達到。但是,花費適度的體力,既可將田園表土鋤松,也可收到鍛煉身體的目的;而花費過度的體力,雖可將田園表土鋤松得更快更好,但卻往往影響身體。因此,花費適度的體力來鋤地是田園養生,而花費過度的體力來鋤地則不是田園養生。
6、時段性—所謂時段性,指的是田園養生所經歷的時間往往某一個時段或某幾個時段。不過,這些時段既不長,也不短,一般應一周以上,幾年以內。從事農業,即從事農作、農事和農活,也就是進行田園養生,只是其一生的某一時段,因此,田園養生具有時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