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讀!鄉村振興先進村發展的10條共同經驗
- 全國咨詢熱線:
- 18874107010
詳情介紹:
每個村都有屬于自己的特色發展道路和十分精彩的故事,而在這些不同的故事中,蘊含著確實值得總結推廣的共同經驗。這些經驗是中國農村改革開放以來發展過程中積累的寶貴財富,值得先進村之間,特別是其他還比較落后的村莊學習借鑒。
始終堅持發揮村級黨組織領導核心作用
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中國共產黨在中國人民心目中的領導核心地位是在近百年的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的歷史中形成的,是歷史的選擇;由于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了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所以是被中國人民從內心認同和接受的 ,是人民的選擇。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共產黨在鄉村治理中的最大創造,是在每個村莊都建立了黨支部,從而把先進政黨的領導延伸到了中國社會的最基層,成功的取代了幾千年來的鄉賢治理。凡是知名先進村,首要的經驗就是黨建工作扎實有力、與時俱進,都有一個堅強有力、能夠發揮戰斗堡壘作用的基層黨組織,始終在各類村級組織中處于核心地位,并通過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把廣大村民緊緊團結在黨組織的周圍。
始終堅持發展集體經濟 走共同富裕道路
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制度的基本特征。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在農村實行以農民家庭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但在實際當中,多數村莊只有農民家庭的單層經營,集體的統一經營名存實亡,沒有辦法彌補農民家庭經營先天的劣勢和不足。凡是知名先進村,都是既有農民家庭經營和個體私營,充分調動了農民個人的積極性,又有強大集體經濟作支撐,發揮著主導作用,彌補了家庭經營和個體私營的不足,實現了優勢互補,從而為全體村民共同富裕奠定了體制基礎。他們的實踐充分說明,集體經濟是社會主義制度在農村的集中體現,要實現全體農民的生活富裕,就必須發展農村集體經濟,使集體的統一經營名副其實,與農民的家庭經營互相依賴,共同發展。
始終堅持解放思想 不斷改革創新
四十多年改革開放的過程,就是不斷解放思想的過程。中國特色社會主 義每前進一步,都伴隨著思想解放的深化和對舊體制的改革。沒有這一條,就不會有今天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先進村之所以先進,就是因為他們始終高揚解放思想的旗幟,每一次遇到矛盾和問題,不是縮手縮腳退回去,而是迎難而上,用改革創新的辦法解決矛盾和問題。
始終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發展特色產業 不斷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
過去中國落后,從根本上講,都是發展不充分,都是沒有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能夠取得持續四十多年高速發展的世界奇跡,一條最根本的經驗就是始終堅持發展是硬道理,一心一意謀發展。凡是知名先進村,他們都深深懂得過去的貧窮落后都是不發展造成的。所以在實踐當中,他們能夠做到不管東西南北風, 咬定發展不放松,市場需要什么就發展什么,一步一個腳印調整產業結構,不斷提高產業發展水平,產品不僅占領了國內市場,而且有的產品還在國際市場的競爭中站穩了腳跟。
始終堅持兩個文明一起抓 培育養成良好村風民風
中國改革開放的實踐證明,什么時候能夠堅持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一起抓,什么時候改革開放就能順利健康推進,經濟發展快,社會風氣好,人民群眾的精神面貌始終是昂揚向上的。凡是知名先進村,都是既抓物質文明建設,又十分重視精神文明建設,愛黨、愛國、 愛集體、愛社會主義始終是主旋律,誠信友善、扶貧幫困、尊老愛幼、婆媳鄰里和睦蔚然成風。既讓村民富了口袋,生活富裕起來;又讓村民富了腦袋,追求精神財富。
始終堅持實事求是 從具體村情出發
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是人類歷史上史無前例的一種制度。它在形成和發展的過程中,不能不學習借鑒發達國家的做法和經驗,但更重要的是從中國的基本國情出發,學習而不復制,借鑒而不照搬,把國際經驗與中國國情結合起來,把市場經濟的優勢與計劃經濟的長處結合起來,從而創造出了比發達國家更科學的社 會主義的市場經濟體制。凡是知名先進村,能夠做到持續先進,而不是曇花一現,就在于他們把市場經濟發展的一般規律、別人好的做法經驗,與自己村莊的具體村情緊密結合,進行再創造、再加工,從而找到適合自己村莊特點的發展路徑、特色產業和治理方式。
始終堅持相信依靠群眾實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
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取得成功的一條基本經驗,就是中國共產黨人始終相信群眾、依靠群眾,長期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的群眾路線,把人民群眾的主觀能動性充分調動發揮出來。凡是知名先進村,都不是一人說了算,而是堅持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形成一套完整的治村制度和村規民約,讓村民自己當家做主,大家的事情大家辦,大家一起想辦法出主意,大家一起努力把事情辦好。
始終堅持高標準嚴要求 追求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一個村莊一時先進不難,難的是長期先進。凡是知名的先進村,短則一二十年,長則三四十年,甚至更長,他們能夠長盛不衰,一個重要的經驗就是無論干什么事情,都講“認真”二 字,一絲不茍。講求質量,不求數量,對標的是國內國際的一流水平;看重眼前利益,更看重長遠發展,始終把高質量的可持續發展作為追求的奮斗目標。
重視人才、引進人才 依靠人才強村
人才是中國發展的短板,農村尤其如此。凡是知名先進村,能夠長期過硬,一條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有一個高質量的人才團隊作支撐。不僅重視培養使用本村的人才,而且敢于打破村莊形成的自然封閉,從全國、甚至全世界引進高端人才。對引進的人才,既給予優厚待遇,更是用人不疑,大膽使用,讓其人盡其才。
必須有一個奉獻精神、本領過硬敢為人先、深得民心的好帶頭人
一個村莊的發展,要有一個好班子,而更重要的是在班子中要有一個具有遠見卓識,關鍵時刻敢于拍板的帶頭人、主心骨。管理一個企業與治理一個村莊,有著質的區別,一個好的書記或村主任,未必同時是一個好的董事長或總經理。因此,這個帶頭人, 既要了解村情,善于治村,更要懂得市場,善于經營管理企業。發展總是波浪式的,特別是面對激烈的國內外市場競爭,村莊和企業的發展,有高潮,也有低谷;有順風,也有逆風,有各方面條件環境有利的時候,也有不利的時候。在此時,一個具有遠見卓識、膽略過人的帶頭人、主心骨就特別重要。凡是知名的先進村,大都有這樣一個精英式的關鍵人物。